技術中心
-
2019-01-15
別名六氫化苯,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不溶于水,溶于多數有機溶劑。極易燃燒。一般用作一般溶劑、色譜分析標準物質及用于有機合成,可在樹脂、涂料、脂肪、石蠟油類中應用,還可制備環己醇和環己酮等有機物。查看詳情 >
1、該品用作橡膠、涂料、清漆的溶劑,膠粘劑的稀釋劑、油脂萃取劑。因本品的毒性小,故常代替苯用于脫油脂、脫潤滑脂和脫漆。本品主要用于制造尼龍的單體己二酸、己二胺和己內酰胺,也用作制造環己醇、環己酮的原料;
2、用作分析試劑,如作溶劑,色譜分析標準物質。還用于有機合成;
3、絡合滴定銅、鐵、硅、鋁、鈣、鎂等。色譜分析標準物;
4、用作光刻膠溶劑;
5、用于精油的萃取;
6、環己烷為清洗去油劑,MOS級主要用于分立器件,中、大規模集成電路,BV-Ⅲ級主要用于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
2019-01-15
1、問:標準物質的用途和應用范圍查看詳情 >
答:藥品標準物質不能作為藥物或醫療器械而施用于人或動物。我所分發的藥品標準物質主要用于法定藥品質量標準中的相關項目的檢測用,詳細內容請見使用說明書。
2、問:有效期
答:除了說明書上注明有效期的品種外,藥品標準物質一般沒有像藥品一樣設置有效期。在規定的儲存和使用條件下,我所定期進行特性量值的穩定性核查,若發現影響使用將及時公布相關信息。
3、問:儲存
答:標準物質一般應密閉、避光保存,對有特殊儲存要求(如低溫、避光等)的標準物質,說明書上均有說明,今后標簽上也將注明。建議不要一次購買大量的標準物質,以免儲存不當出現問題。
需要冷藏或冷凍保存的品種,短時間短距離的冰盒運輸對特性不會造成影響。
4、問:純度
答:目前含量測定用的化學對照品的標簽及說明書均賦有量值,以前發放你部分中藥化學含量測定用未賦值的品種,按 100.0%計。
5、問:是否能用于說明書用途范圍外的檢驗、科研
答:需要用戶進行分析與驗證。
但內毒素國家標準品除按說明書載明的用途外,可用于制造家兔發熱模型,使用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或生理鹽水將內毒素國家標準品制備成濃度為5EU/ml的溶液,每只家兔每公斤體重注射1ml,即可使家兔體溫升高0.6℃以上。
6、問:使用前是否需要干燥
答:標準物質說明書上對使用前是否需要干燥等情況,均有相關說明。除另有規定外,對照藥材不需要特殊處理。
7、問:標準物質證書或測試報告
答:我們暫時還不能提供證書或者測試報告。
8、問:新批號標準品出來后舊批號能否繼續使用
答:新舊批號更換過程中,我們將及時公示,請關注我所網站標準物質欄,部分品種將設置3-6個月的緩沖期。
9、問:用五氧化二磷干燥的標準物質是否要在相同條件下保存
答:不需要。按說明書的條件保存即可。
10、問:從哪里可以查到標準物質的結構、物理化學特性等
答:中藥化學對照品的說明書大多附有結構,化學藥品的可以通過中國藥典二部查閱。另外,我們分發的標準物質都提供了英文名,可以通過文獻查閱有關詳情。
11、問:內毒素標準品是否有10EU一支的
答:我所的標準品均為100EU/支,10EU的工作品是鱟試劑生產企業生產的,低效價的內毒素穩定性差,我們不建議使用這種工作品進行檢驗工作。
12、問:為什么對照品在色譜上不出峰?
答:請按國家標準中提供的條件考察自己的色譜條件因素。色譜不出峰一般來講有如下原因:
一是色譜條件不合適;
二是信號采集時衰減過高,建議減小衰減;
三是采集時間過短,建議增加采集時間。
13、問:為什么對照品出2個或多個峰
答:我所分發的標準物質除多組分的以外,均只有一個主峰,雜質峰不會超過賦值的范圍。如果雜質峰超過賦值的范圍,可能屬于以下原因:
① 配置對照品溶液的容器或溶劑被污染;
② 盛放流動相的容器或配置溶劑被污染;
③ 進樣器被污染;
④ 高效液相進樣閥被污染;
⑤ 色譜柱填充物出現斷裂等。
-
2019-01-15
優級純(GR,綠標簽):主成分含量很高、純度很高,適用于精確分析和研究工作,有的可作為基準物質。查看詳情 >
分析純(AR,紅標簽):主成分含量很高、純度較高,干擾雜質很低,適用于工業分析及化學實驗。相當于國外的ACS級(美國化學協會標準)
化學純(CP,藍標簽):主成分含量高、純度較高,存在干擾雜質,適用于化學實驗和合成制備。
實驗純(LR,黃標簽):主成分含量高,純度較差,雜質含量不做選擇,只適用于一般化學實驗和合成制備。
指示劑和染色劑(ID或SR,紫標簽):要求有特有的靈敏度。
指定級(ZD):按照用戶要求的質量控制指標,為特定用戶訂做的化學試劑。
電子純(MOS):適用于電子產品生產中,電性雜質含量極低。
當量試劑(3N、4N、5N):主成分含量分別為99.9%、99.99%、99.999%以上。
光譜純:主要成分純度為99.99%
級別說明:
無機分析試劑(Inorganic analytical reagent)是用于化學分析的常用的無機化學物品。其純度比工業品高,雜質少。
有機分析試劑(Organic reagents for inorganic analysis)是在無機物分析中供元素的測定、分離、富集用的沉淀劑、萃取劑、螯合劑以及指示劑等專用的有機化合物,而不是指一般的溶劑、有機酸和有機堿等。這些有機試劑必須要具有較好的靈敏度和選擇性。隨著分析化學和化學工業的發展,將會研制出靈敏度和選擇性更好的這類試劑,如1967年以來出現的對一些金屬(如堿金屬、堿土金屬)及銨離子具有絡合能力的冠醚(Crown ether)類化合物就是這樣。
基準試劑(Primary standards)是純度高、雜質少、穩定性好、化學組分恒定的化合物。在基準試劑中有容量分析、pH測定、熱值測定等等分類。每一分類中均有第一基準和工作基準之分。凡第一基準都必須由國家計量科學院檢定,生產單位則利用第一基準作為工作基準產品的測定標準。商業經營的基準試劑主要是指容量分析類中的容量分析工作基準[含量范圍為99.95%~100.05%(重量滴定)]。一般用于標定滴定液。
標準物質(Standard substance)是用于化學分析、儀器分析中作對比的化學物品,或是用于校準儀器的化學品。其化學組分、含量、理化性質及所含雜質必須已知,并符合規定或得公認。
試劑微量分析試劑(Micro-analytical reagent)適用于被測定物質的許可量僅為常量百分之一(重量約為1~15毫克,體積約為0.01~2毫升)的微量分析用的試劑。
有機分析標準品(Organic analytical standards)是測定有機化合物的組分和結構時用作對比的化學試劑。其組分必須精確已知。也可用于微量分析。
農藥分析標準品(Pesticide analytical standards)適用于氣相色譜法分析農藥或測定農藥殘留量時作對比物品。其含量要求精確。有由微量單一農藥配制的溶液,也有多種農藥配制的混合溶液。
折光率液(Refractive index liquid)為已知其折光率的高純度的穩定液體,用以測定晶體物質和礦物的折光率。在每個包裝的外面都標明了其折光率。
當量溶液(Normal solution)為一升溶液中含有一克當量溶質的水溶液,即指濃度是1N的溶液。指示劑指示劑(Indicator)是能由某些物質存在的影響而改變自己顏色的物質。主要用于容量分析中指示滴定的終點。一般可分為酸堿指示劑、氧化還原指示劑、吸附指示劑等。指示劑除分析外,也可用來檢驗氣體或溶液中某些有害有毒物質的存在。
試紙(Test paper)是浸過指示劑或試劑溶液的小干紙片,用以檢驗溶液中某種化合物、元素或離子的存在,也有用于醫療診斷。 儀器分析試劑
儀器分析試劑(Instrumental analytical reagents)是利用根據物理、化學或物理化學原理設計的特殊儀器進行試樣分析的過程中所用的試劑。原子吸收光譜標準品
原子吸收光譜標準品(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standards)是在利用原子吸收光譜法進行試樣分析時作為標準用的試劑。
色譜用 色譜用(For chromatography)試劑是指用于氣相色譜、液相色譜、氣液色譜、薄層色譜、柱色譜等分析法中的試劑和材料,有固定液、擔體、溶劑等。
電子顯微鏡用 電子顯微鏡用(For electron microscopy)試劑是在生物學、醫學等領域利用電子顯微鏡進行研究工作時所用的固定劑、包埋劑、染色劑等的試劑。
核磁共振測定溶劑 核磁共振測定溶劑(Solvent for NMR spectroscopy)主要是氘代溶劑(又稱重氫試劑或氘代試劑),是在有機溶劑結構中的氫被氘(重氫)所取代了的溶劑。在核磁共振分析中,氘代溶劑可以不顯峰,對樣品作氫譜分析不產生干擾。
極譜用 極譜用(For polarography)試劑是指在用極譜法作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時所需要的試劑。
光譜純 光譜純(Spectrography)試劑通常是指經發射光譜法分析過的、純度較高的試劑。
分光純 分光純(Spectrophotometric pure)試劑是指使用分光光度分析法時所用的溶液,有一定的波長透過率,用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生化試劑 生化試劑(Biochemical reagent)是指有關生命科學研究的生物材料或有機化合物,以及臨床診斷、醫學研究用的試劑。由于生命科學面廣、發展快,因此該類試劑品種繁多、性質復雜。 -
2019-01-15
摘要: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作為珍貴中藥白木香的有效成分具有抑制LPS 誘導巨噬細胞生成NO 活性.由于5-位羥基具有較強的分子內氫鍵, 5-位氧苷的黃酮類化合物在傳統的糖苷化條件不能高效合成. 以價廉易得的柚皮素和D-葡萄糖為原料, 經選擇性羥基保護、硼氫化鈉還原、相轉移催化下的糖苷化、2,3-二氯-5,6-二氰基對苯醌(DDQ)氧化等6 步反應, 以36.0%的總收率完成了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的化學合成, 為該化合物進一步的生物活性研究奠定了物質基礎.查看詳情 >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為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屬常綠喬木, 別名土沉香、女兒香、莞香等. 白木香為我國特有的珍貴藥源植物, 野生資源曾經十分豐富, 但長期以來由于森林資源、生態環境遭受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等諸多原因, 白木香野生資源量在不斷減少, 現僅分布有零星散生的殘存植株, 1999 年白木香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現已載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白木香產生的香脂即沉香, 是傳統名貴藥材和天然香料, 味辛、苦, 性微溫, 沉香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等功效. 用于治療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喘急有顯效; 在臨床上用于治療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痛經、前列腺痛、胃痛、膽汁反流性胃炎等. 中成藥中以沉香組方配伍的有約200 種, 在《本草綱目》、《本草經疏》、《大明本草》以及《本草通玄》等藥典書籍中均有記載. 現代醫學試驗研究表明, 白木香具有一定的抗腫瘤[1a~1c]、抗菌[2a~2b]、鎮痛抗炎[3a~3b]、利泄[4]、降糖[5]等功能.5-位氧苷的黃酮、黃酮醇以及花青素類化合物是一類重要的天然產物, 它們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6a ~ 6f].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是北京大學屠鵬飛課題組首次從白木香莖木中分離得到的5-位氧苷黃酮化合物, 生物活性測試表明其具有抑制LPS 誘導巨噬細胞生成NO 活性, 其IC50 值為9.19 μmol?L-1, 明顯優于陽性對照藥布洛芬(IC50=94.12 μmol?L-1)[7]. 由于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在植物中含量較少, 分離提純困難(原始文獻從40 kg 的白木香莖木中僅分離純化得到23 mg 的目標化合物), 因此限制了其在生物活性及作用機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經查閱文獻, 目前尚未有該化合物的合成報道. 首次實現了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的化學合成, 為進一步研究其藥理活性奠定物質基礎, 并為化學合成其他5-位氧苷的黃酮及黃酮醇類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提供參考.
1 結果與討論
由于分子內氫鍵的存在, 黃酮或黃酮醇類化合物中5-位羥基糖苷鍵的構建一直是合成中的一個難點問題.截止目前, 采用化學合成的方法完成黃酮或黃酮醇類化合物5-位氧苷的合成僅有少量的文獻報道[8a~8f], 可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合成策略. 直接法的合成策略是指糖基供體與黃酮或黃酮醇母核的5-位酚羥基在催化劑的存在下發生糖苷化反應來直接構建5-位氧苷[8a~8e];間接法的合成策略則是糖基供體與黃烷母核的5-位酚羥基在催化劑的存在下發生糖苷化反應得到黃烷5-位氧苷化合物, 然后將黃烷5-位氧苷化合物經氧化后得到黃酮5-位氧苷化合物[8f]. 本文選擇利用間接合成的策略對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進行合成.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的逆合成分析如下(圖1): 目標化合物的制備可通過其前體黃烷糖苷6經DDQ 氧化成黃酮糖苷后脫除糖環上的保護基實現.黃烷糖苷6 可通過關鍵中間體5 與糖基供體8 發生糖苷化反應制備得到. 糖基供體8 可通過葡萄糖經全苯甲酰基保護后端基溴代而得, 而關鍵中間體5 則可由價廉易得的柚皮素2 為起始原料, 通過官能團轉化制備得到.基于上述反合成分析, 以價廉易得的柚皮素2 為起始原料(圖2), 經硫酸二甲酯選擇性甲基化以86%的收率得到7,4'-二甲氧基柚皮素3; 化合物3 的5-位羥基經乙酰基保護, 使用95%乙醇重結晶, 以96%的收率得到白色固體化合物4[8f]; 二氫黃酮化合物4 中的4-位羰基經硼氫化鈉還原, 后處理用乙酸乙酯-石油醚重結晶以91%的收率得到關鍵中間體黃烷化合物5[8f].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 曾嘗試以5-位羥基裸露的化合物3 為原料進行4-位羰基的硼氫化鈉還原, 結果反應體系變的較為復雜, 沒有得到我們期望的關鍵中間體黃烷化合物5. 這可能是由于分子內氫鍵造成的.在得到關鍵中間體黃烷化合物5 后, 本路線的另一個關鍵問題即為黃烷化合物5-位氧苷鍵的構建. Midori小組[8f]對于黃烷化合物5-位氧苷鍵的構建采用氟代糖為糖基供體, 三氟化硼乙醚-2,6-二叔丁基-4-甲基吡啶(DTBMP)體系為促進劑. 采用他們的合成策略除了得到需要的5-位氧苷黃烷化合物以外, 還得到其重排的6-位碳苷黃烷化合物, 且兩者之間難以實現分離純化. 雖經過條件優化可以使重排產物所占比例降低, 但最終未能實現只得到唯一的5-位氧苷黃烷化合物的目標. 由此推測Midori 小組采用酸性的三氟化硼乙醚為糖苷化的促進劑是引起5-位氧苷黃烷化合物重排得到6-位碳苷黃烷化合物的一個重要原因.
圖1 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的逆合成分析
Figure 1 Retrosynthetic analysis of 7,4'-dimethylapigenin-5-O-glycoside
為克服Midori 小組的合成策略所存在的弊端, 采用溴代糖為糖基供體在堿性條件下來實現黃烷化合物5-位氧苷鍵的構建. D-葡萄糖全苯甲酰化后處理, 使用95%乙醇重結晶以84%的收率得到白色固體化合物10;全苯甲酰化葡萄糖10 采用乙酰溴-甲醇體系將端基溴代以88%的收率得到糖基供體8. 實驗表明, 以全苯甲酰化的溴代葡萄糖作為糖基供體優于全乙酰化的溴代葡萄糖. 前者室溫放置數月仍未見明顯分解, 而后者密閉冷藏一周左右即會出現明顯的顏色變化且伴有較多雜質的生成.在成功制備全苯甲酰化的溴代葡萄糖糖基供體8后, 首先試驗了相轉移催化下的糖苷化反應. 在相轉移催化劑四丁基溴化銨存在的條件下, 將黃烷化合物5 與糖基供體8 首先室溫攪拌下溶于氯仿, 然后向反應體系中加入等體積的0.5 mol/L 的碳酸鉀溶液[9]. 令人高興的是45 ℃下加熱反應12 h 后以38%的收率得到5-位氧苷化合物6, 且反應中未檢測到重排產物6-位碳苷化合物的生成. 當采用飽和碳酸鉀溶液時, 45 ℃下加熱反應18 h后能以66%的純化后收率得到目標化合物6. 此外, 我們也曾嘗試加熱條件下, 黃烷化合物5 與糖基供體8 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固體碳酸鉀催化下的糖苷化反應, 但遺憾的是沒有得到我們期望的目標產物[8d].
圖2 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的合成路線
Figure 2 Synthesis of 7,4'-dimethylapigenin-5-O-glycoside
在DDQ 存在的條件下, 黃烷糖苷化合物6 可以被成功地氧化以78%的收率得到黃酮糖苷化合物7[8f]. 黃酮糖苷化合物7 在四氫呋喃-甲醇-水混合溶劑體系中[10], 采用2 equiv.的無水碳酸鉀可以非常順利地脫除糖環上的保護基以93%的收率得到需要的最終產物. 經過比對, 采用此法合成的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核磁共振圖譜與天然產物數據一致[7].
2 結論
以價廉易得的柚皮素和D-葡萄糖為原料, 經選擇性羥基保護、硼氫化鈉還原、相轉移催化下的糖苷化、DDQ 氧化等6 步反應, 以36.0%的總收率首次完成了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的化學合成. 終產物及中間體經NMR 和HRMS 結構確證. 該合成方法較之從白木香中提取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簡單、可大量制備等優點, 為后期深入研究其藥理活性及結構改造奠定了物質基礎. 同時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豐富了5-位氧苷黃酮及黃酮醇類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3 實驗部分
3.1 儀器與試劑
熔點采用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制造WRR 型熔點儀測定; 核磁共振波譜采用Bruker VANCE-400 或
600 型核磁共振儀測定; 質譜采用Agilent 1946BESIMS型質譜儀測定; 旋光采用SGW-3 自動旋光儀測定.薄層色譜(TLC)采用HSGF254(煙臺化學工業研究所), 柱層析使用硅膠為200~300 目(煙臺化學工業研究所). 所用試劑和溶劑為市售化學純或分析純.
3.2 實驗方法
3.2.1 2-(4-甲氧基苯基)-5-羥基-7-甲氧基苯并二氫吡喃-4-酮(3)的合成
將柚皮素2 (5.00 g, 18.38 mmol)溶于丙酮150 mL,室溫攪拌下依次加入無水碳酸鉀(10.14 g, 73.48 mmol)及硫酸二甲酯(7.04 mL, 73.56 mmol). 室溫攪拌10 min后, 50 ℃下加熱回流48 h, 經薄層色譜(TLC) [V(石油醚)∶V(乙酸乙酯)=10∶1]檢測顯示反應完全. 過濾,濾餅用丙酮洗滌, 減壓蒸除大部分的溶劑后將剩余液傾入1 mol/L 鹽酸200 mL 中, 二氯甲烷萃取(100 mL×2),合并有機相, 飽和食鹽水100 mL 洗滌, 無水硫酸鈉干燥. 減壓濃縮柱層析得白色固體3 4.75 g, 收率86%.m.p. 119~120 ℃;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12.04(s, 1H), 7.38 (d, J=8.1 Hz, 2H), 6.95 (d, J=8.2 Hz, 2H),6.06 (s, 1H), 6.04 (s, 1H), 5.36 (d, J=12.9 Hz, 1H), 3.83(s, 3H), 3.80 (s, 3H), 3.21~3.00 (m, 1H), 2.78 (d, J=17.1Hz, 1H); 13C NMR (150 MHz, CDCl3) δ: 196.16, 168.08,164.25, 163.02, 160.17, 130.51, 127.86, 114.35, 103.25,95.20, 94.34, 79.12, 55.79, 55.49, 43.30; HRMS calcd for C17H15O5 299.0920, found 299.0986.
3.2.2 2-(4-甲氧基苯基)-5-乙酰氧基-7-甲氧基苯并二氫吡喃-4-酮(4)的合成
將化合物3 (1.67 g, 5.56 mmol)溶于二氯甲烷75mL, 室溫攪拌下依次加入三乙胺(6.15 mL, 44.48 mmol)及DMAP (0.68 g, 5.56 mmol). 向反應體系中緩慢滴加乙酰氯(0.96 mL, 13.90 mmol), 10 min 后, 經TLC [V(石油醚)∶V(乙酸乙酯)=6∶1]檢測顯示反應完全. 將反應液傾入1 mol/L 鹽酸200 mL 中, 二氯甲烷萃取(100 mL×2), 合并有機相, 飽和食鹽水100 mL 洗滌,無水硫酸鈉干燥. 減壓濃縮得粗品, 粗品經95%乙醇重結晶, 過濾, 干燥得白色固體4 1.82 g, 收率96%. m.p.160~161 ℃;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7.37 (d, J=8.3 Hz, 2H), 6.95 (d, J=8.4 Hz, 2H), 6.41 (s, 1H), 6.28 (s,1H), 5.40 (d, J=13.6 Hz, 1H), 3.83 (s, 3H), 3.82 (s, 3H),3.04 (t, J=16.4 Hz, 1H), 2.70 (d, J=16.7 Hz, 1H), 2.39 (s,3H); 13C NMR (150 MHz, CDCl3) δ: 189.22, 169.71,165.59, 164.47, 160.20, 151.98, 130.56, 127.91, 114.36,108.07, 104.84, 99.65, 79.46, 55.94, 55.51, 44.97, 21.27;HRMS calcd for C19H18NaO6 365.1001, found 365.1021.
3.2.3 2-(4-甲氧基苯基)-5-羥基-7-甲氧基苯并二氫吡喃(5)的合成
將化合物4 (1.37 g, 4.00 mmol)懸浮于30 mL 四氫呋喃及15 mL 水的混合溶劑中, 冰浴攪拌下少量多次加入硼氫化鈉(0.91 g, 24.00 mmol), 3.5 h 后經TLC [V(石油醚)∶V(乙酸乙酯)=6∶1]檢測顯示反應完全. 向反應體系中加入飽和氯化銨終止反應, 乙酸乙酯萃取(100 mL×2), 合并有機相, 飽和食鹽水100 mL 洗滌,無水硫酸鈉干燥. 減壓濃縮得粗品, 粗品經石油醚-乙酸乙酯重結晶, 過濾, 干燥得白色固體5 1.04 g, 收率91%. m.p. 137~139 ℃; 1H NMR (400 MHz, CDCl3) δ:7.35 (d, J=8.5 Hz, 2H), 6.92 (d, J=8.5 Hz, 2H), 6.12 (d,J=2.1 Hz, 1H), 6.01 (d, J=2.1 Hz, 1H), 5.02~4.85 (m,2H), 3.83 (s, 3H), 3.73 (s, 3H), 2.79~2.61 (m, 2H), 2.26~2.14 (m, 1H), 2.12~1.97 (m, 1H); 13C NMR (150 MHz,CDCl3) δ: 159.48, 159.36, 157.03, 154.65, 133.74, 127.59,114.09, 101.96, 94.81, 94.48, 55.48, 55.44, 29.37, 19.26;HRMS calcd for C17H18O4 286.1205, found 286.1187.
3.2.4 5-(β-2,3,4,6-四苯甲酸酯-D-葡萄糖氧基)-2,3-二氫-2-(4-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苯并二氫吡喃(6)的合成
將化合物5 (0.77 g, 2.69 mmol), 化合物8 (2.67 g,4.05 mmol)溶于氯仿50 mL, 室溫攪拌下依次加入四丁基溴化銨(0.44 g, 1.36 mmol)及飽和碳酸鉀溶液50 mL.室溫攪拌10 min 后, 45 ℃下加熱反應18 h, 經TLC[V(石油醚)∶V(乙酸乙酯)=4∶1]檢測顯示反應完全.
分液, 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40 mL×2), 合并有機相,飽和食鹽水50 mL 洗滌, 無水硫酸鈉干燥. 減壓濃縮柱層析得白色固體6 1.53 g, 收率66%. m.p. 198~199 ℃;[α]25D -27.8 (c 0.38, CHCl3);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05 (d, J=7.7 Hz, 2H), 7.98~7.93 (m, 4H), 7.87 (d,J=7.7 Hz, 2H), 7.57~7.23 (m, 14H), 6.91~6.83 (m, 2H),6.35 (s, 1H), 6.18 (s, 1H), 6.05~5.96 (m, 1H), 5.85 (t, J=8.7 Hz, 1H), 5.73 (t, J=8.2 Hz, 1H), 5.39 (t, J=7.5 Hz,1H), 4.83~4.65 (m, 2H), 4.56~4.44 (m, 1H), 4.36 (s,1H), 3.80 (s, 3H), 3.64 (s, 3H), 2.75 (d, J=16.8 Hz, 0.5H),2.65~2.53 (m, 0.5H), 2.45 (d, J=13.1 Hz, 0.5H), 2.35~2.21 (m, 0.5H), 1.91 (s, 1.5H), 1.75~1.66 (m, 0.5H); 13CNMR (150 MHz, CDCl3) δ: 166.32, 165.91, 165.40,165.27, 165.17, 159.47, 159.44, 159.30, 156.78, 156.70,155.94, 155.83, 133.72, 133.66, 133.60, 133.54, 133.50,133.25, 130.04, 129.95, 129.86, 129.62, 129.30, 129.23,128.86, 128.78, 128.62, 128.50, 127.56, 127.51, 114.03,105.13, 99.78, 99.57, 96.13, 95.63, 95.57, 77.73, 72.88,72.82, 71.70, 71.64, 69.66, 63.44, 55.45, 29.10, 19.57,19.40; HRMS calcd for C51H45O13 865.2860, found865.2847.
3.2.5 5-O-(β-2,3,4,6-四苯甲酸酯-D-葡萄糖)-7,4'-二甲氧基洋芹素(7)的合成
將化合物6 (0.66 g, 0.77 mmol)溶于二氯甲烷60mL, 室溫攪拌下加入DDQ (0.53 g, 2.31 mmol). 18 h 后,經TLC [V(石油醚)∶V(乙酸乙酯)=4∶1]檢測顯示反應完全. 過濾, 二氯甲烷洗滌濾餅, 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50 mL 洗滌, 無水硫酸鈉干燥. 減壓濃縮柱層析得淡黃色固體7 0.53 g, 收率78%. m.p. 131~132 ℃; [α]25D-32.8 (c 0.35, CHCl3); 1H NMR (400 MHz, CDCl3) δ:8.03~7.89 (m, 8H), 7.74 (d, J=8.6 Hz, 2H), 7.54~7.29(m, 12H), 6.98 (d, J=8.6 Hz, 2H), 6.71 (s, 1H), 6.58 (s,1H), 6.39 (s, 1H), 6.07~5.89 (m, 2H), 5.81 (t, J=9.3 Hz,1H), 5.66 (d, J=6.8 Hz, 1H), 4.68 (d, J=11.7 Hz, 1H),4.49 (dd, J=11.9, 5.7 Hz, 1H), 4.32 (s, 1H), 3.87 (s, 3H),3.77 (s, 3H); 13C NMR (150 MHz, CDCl3) δ: 176.31,166.21, 165.99, 165.36, 163.25, 162.16, 160.69, 159.17,156.69, 133.61, 133.36, 133.13, 132.97, 130.13, 130.05,129.94, 128.91, 128.57, 128.45, 128.39, 128.29, 127.72,123.98, 114.46, 110.61, 107.56, 103.59, 99.84, 96.50,73.07, 72.93, 72.82, 69.62, 63.23, 55.85, 55.60; HRMScalcd for C51H41O14 877.2496, found 877.2487.
3.2.6 7,4'-二甲氧基洋芹素-5-O-葡萄糖苷(1)的合成
將化合物7 (287 mg, 0.33 mmol)溶于甲醇5 mL、四氫呋喃5 mL 以及水1 mL 的混合溶劑中, 室溫攪拌下加入無水碳酸鉀(90 mg, 0.66 mmol). 室溫攪拌反應5 min后, 加熱至45 ℃繼續反應2 h, 經TLC [V(石油醚)∶V(乙酸乙酯)=1∶4]檢測顯示反應完全. 加入陽離子樹脂中和至中性, 過濾, 甲醇洗滌,有機相減壓濃縮得粗品, 將所得粗品懸浮于10 mL 乙酸乙酯, 加熱回流30min 后, 自然冷卻, 過濾, 濾餅用乙酸乙酯洗滌, 真空干燥得黃色固體1 140 mg, 收率93%. m.p. 210~211 ℃;[α] 25D - 40.5 (c 0.45, pyridine); 1H NMR (400 MHz,DMSO-d6) δ: 8.04 (d, J=7.9 Hz, 2H, H-2', 6'), 7.11 (d, J=7.9 Hz, 2H, H-3',5'), 7.10 (s, H-8, 1H), 6.91 (s, H-6, 1H),6.81 (s, H-3, 1H), 4.76 (d, J=6.6 Hz, H-1'', 1H), 3.90 (s,7-OCH3, 3H), 3.86 (s, 3H, 4'-OCH3), 3.75 (dd, J=12.0,5.0 Hz, 1H, H-6''), 3.52(m, H-6'', 1H), 3.50~3.16 (m, 4H,H-2'', 3'', 4'', 5''); 13C NMR (150 MHz, DMSO-d6) δ:176.95 (C-4), 163.61 (C-7), 162.10 (C-4'), 160.96 (C-2),158.48 (C-9), 158.24 (C-5), 128.04 (C-2'), 122.75 (C-1'),114.55 (C-3'), 109.30 (C-10), 106.49 (C-3), 104.18 (C-1''),103.53 (C-6), 96.61 (C-8), 77.66 (C-3''), 75.77 (C-5''),73.61 (C-2''), 69.95 (C-4''), 60.95 (C-6''), 56.09 (C-7-OMe), 55.56 (C-4'-OMe); HRMS calcd for C23H25O10461.1448, found 461.1439.
3.2.7 1,2,3,4,6-五苯甲酸酯-D-葡萄糖(10)的合成
將D-葡萄糖9 (9.00 g, 50.00 mmol)溶于吡啶150mL, 冰浴下緩慢滴加苯甲酰氯(43.70 mL, 375.00 mmol),滴加完畢后撤去冰浴, 室溫繼續攪拌反應4 h, 經TLC[V(石油醚)∶V(乙酸乙酯)=2∶1]檢測顯示反應完全.加入甲醇10 mL 終止反應, 減壓蒸除大部分溶劑后將剩余液傾入1 mol/L 鹽酸200 mL 中, 二氯甲烷萃取(100mL×2), 合并有機相, 飽和食鹽水100 mL 洗滌, 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除去溶劑, 95%乙醇重結晶得白色粉末10 29.46 g, 收率84%.
3.2.8 1-溴-2,3,4,6-四苯甲酸酯-D-葡萄糖(8)的合成
將化合物10 (7.00 g, 10.00 mmol)溶于冰醋酸100mL, 室溫氮氣保護下依次加入乙酰溴 (3.70 mL, 50.00mmol)及甲醇(1.20 mL, 30.00 mmol), 室溫攪拌8 h, 經TLC [(V 石油醚)∶V(乙酸乙酯)=6∶1]檢測顯示反應完全. 向反應體系中加入二氯甲烷300 mL 稀釋, 分別用冷水、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水各200 mL 洗滌, 無水硫酸鈉干燥, 減壓濃縮柱層析得白色固體8 5.81 g, 收率88%. m.p. 129~130 ℃; [α]25D -28.1 (c 0.45, CHCl3);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07 (d, J=7.4 Hz, 2H),8.00 (d, J=7.4 Hz, 2H), 7.96 (d, J=7.6 Hz, 2H), 7.88 (d,J=7.5 Hz, 2H), 7.62~7.49 (m, 3H), 7.47~7.36 (m, 7H),7.33~7.29 (m, 2H), 6.87 (s, H-1, 1H), 6.27 (t, J=10.0 Hz,H-4, 1H), 5.82 (t, J=10.1 Hz, H-3, 1H), 5.33 (d, J=10.4Hz, H-2, 1H), 4.74~4.65 (m, 2H), 4.51 (d, J=12.3 Hz,1H); HRMS calcd for C41H33O11 701.2023, found701.2019.
鏈接文本:http://sioc-journal.cn/Jwk_yjhx/CN/abstract/abstract346782.shtml